一、 质量和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

质量管理是公司诚信和品牌的保护伞,没有一个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公司的产品的质量就没有保障,那么投入市场有可能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最后的责任者就是我们的制造商,良好的质量管理是利国利民、利人利已的重大举措。

企业用标准化进行管理是逐步改变传统管理模式的起步点,是管理上的重大转变,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企业标准化要求企业整个生产过程、各部门的各项工作以及全体职工都要按标准办事,真正使每个部门、每个人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效果有奖惩,从而彻底扭转企业技术落后、管理落后、互相推诿、效率低下的局面。

二、 质量控制措施
  • 依据GJB1406A-2005《产品质量保证大纲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本所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质量保证大纲。
  • 明确各个部门及人员职责,项目负责人负责产品设计过程中的总体策划,并负责安排大纲的编制和实施;科技产业部负责组织实施各阶段评审工作;计划部负责项目全过程的计划管理,零部件的采购,外包产品的过程控制;质管部负责项目设计开发、生产及服务全过程质量管理和检验工作,并对本大纲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提供人力、设备设施、经费等相关资源。
  • 确定该产品的质量工作原则,贯彻质量方针,坚持装备先进性与可靠性、安全性兼顾的原则,坚持技术、进度与质量协调并进的原则,确保产品总体以及各部件间良好的接口关系,满足产品功能、性能要求。
  • 明确该产品的质量目标,产品满足合同的要求,一次交验合格率≥98%;研发过程质量水平达到93分;顾客满意率≥93%。
  • 确定产品实现阶段和过程的项目人员构成和设计开发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有效实施。
  • 确定产品的试验过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有效记录。
  • 对产品图样进行工艺性分析和审查,根据工艺要求编制各类《工艺文件》。
  • 确定产品的特殊过程、关键过程并进行有效控制。
  • 对产品的装配过程、生产检测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人员应具有上岗证,操作过程应按照相应的文件执行。
  • 应确保研制、生产全过程中文件和记录的控制与所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相一致,执行《程序文件汇编》中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的要求,确保文件的有效性,并做好质量文件和记录的标识、贮存、检索、保存等工作。
  • 质量信息是支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资源,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顾客的需求。体系管理员负责收集及妥善保存在产品研制、试验、生产等过程中的各类产品信息,并在适当时候进行统计分析,为产品质量决策提供依据。具体按照所《质量信息管理控制程序》执行,做好内外部信息的控制和管理。
  • 按照《技术状态管理规定》的要求,编制《技术状态管理计划》,明确技术状态标识、控制、纪实及审核的方法和要求,形成技术状态文件清单。技术状态管理从方案阶段开始,在产品的全寿命周期内,要能够准确地表明产品的技术状态,并实施有效地控制。
  • 人力资源部负责对直接或间接参与产品形成和影响产品质量的过程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确保各岗位人员具有相应资格胜任该岗位工作,并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以保证相应能力的有效性。具体按照所《教育、培训和考核控制程序》的相关内容执行。
  • 相关项目人员应主动、积极地与顾客进行有效沟通,了解顾客的意见,收集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有关信息,包括为顾客提供有关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告知顾客相关更改,询问合同和订单意向等,以获取顾客反馈意见,关系重大时,应制定有效应对措施,有效地维护顾客关系。具体按照所《顾客满意度控制程序》执行。
三、 标准化控制措施
  • 明确标准实施要求,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国内标准的选用顺序为:国家军用标准、国家标准、行业 标准、企业标准;
  • 工程研制阶段,应充分利用标准化的各种手段,开展产品的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设计,努力提高产品的“三化”水平。开展“三化”设计,应按新产品及其零件、部件、组件的设计要求,尽可能地扩大其功能和尺寸等互换性要求,以提高产品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通用化程度。同时,要尽量减少元器件、原材料的品种规格,以求最大限度的实现新产品的通用化。
  • 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规定采用标准的机械接口,以提高标准化程度和设备质量。
  • 互换性要求应符合GJB367A-2001中7.5、3.7.6的要求。
  • 技术文件、管理文件和质量文件的文件编号按照所《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及《技术文件编码规定》中的要求执行。
  • 为保证产品研制有序的进行,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图样文件管理,保证整个验证阶段的技术资料运行合法有效,符合完整性、正确性、统一性、齐套性的要求。
  • 软件的标准化管理按照《软件控制管理办法》及《软件配置管理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